北京报道,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 出海潮汹涌澎湃, 但也充满了艰难险阻。我刚刚打破了一个人的铁饭碗。 国企加入创业大军, 心里忐忑不安。
       但你和凌尊当时开了一家家族经营的丝绸服装加工店, 一定程度上唤起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拼搏精神 将来。” 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一封信中回忆与28年前苏宁老用户佘明祥的相遇。 4月17日, 苏宁易购集团空调公司总裁王振伟作为“使者”, 将信件和空调礼物送到了苏宁老用户佘明祥的家中。 二十八年前, 25岁的佘明祥走进“苏宁娇电器有限公司”。 位于南京市宁海路60号。 从张近东那里, 他以200元的折扣买了父亲的第一台空调。
        对张近东来说, 这次会面对他来说意义重大, 他在信中坦言,

“张近东说, 在佘明祥, 他看到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 坚信一定会有 越来越多的人买得起空调, “我也看到了创业带给我们实现个人理想的发展空间。 “当时的苏宁娇还是张近东以7万元年租金租下的不到200平方米的门面房, 也是刚刚辞去国企工作的张近东的起点。 企业, 托付自己的创业梦想。7万元, 几乎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当时, 张近东身兼数职, 从采购到销售, 从物流到售后, 没有不参与的环节 ”在旺季的时候, 他忙了三天三夜没有睡觉。 是普通的东西。
        “而在改革开放之初, 空调在中国还是一种奢侈品。据《华夏时报》记者介绍, 一台空调就相当于一个房子, 相当于一个普通人三到三岁的工资。
        五年, 买得起空调, 大部分都是企业, 所以张近东对这位想给父亲买空调的客户印象特别深, 200块钱的价格, 相当于佘明祥多多的工资。 那时还不到两个月。 “我得知你的新家急需装修。 然后请工作人员在 3 天内将其安装到您家中。 虽然我们的人力有限, 但客户的满意是我们的目标。 苏宁要想长足发展, 就必须走进客户的心中。 ”张近东在信中也提到。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

虽然当时苏宁开了一家新店, 但张近东已经开始筹划组建服务团队。1991年, 张近东成立了专卖店 1993年, 苏宁在南京拥有一支300多人的专业服务团队。 为了提供良好的服务, 我对服务的细节做了严格的规定, 并且一直在不断的优化。 张近东说。 1990年代中期, 中国城市住房制度开始走改革道路, 刺激了消费者的住房需求, 随之而来的是对家电的强劲需求。 苏宁也迎来了自身的历史发展机遇。 苏宁也在从专业零售向综合连锁零售转型, 业务遍及全国。 在苏宁转型的同时, 消费者对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越来越精致。 21世纪初,

苏宁明确提出“阳光服务”的口号, 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 张近东也多次表示:“服务是苏宁唯一的产品, 消费者满意是苏宁服务的最终目标。” 这一理念也延续到了今年的苏宁易购418电器购物节。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 苏宁向用户提出了优质服务的基本法则, 即“30天包退、365天包换”的30365承诺, 涉及从售前、售中到售中的46项服务。
        售后链接, 双线7天无理由退换货。 未来28年, 张近东将带领苏宁讲述怎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