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报道, 近期甲醇期货价格继续下跌, 尤其是8月21日, 甲醇期货主力合约MA2001合约创下两年来新低2122元/吨。对此, 光大期货能源化工董事钟美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目前甲醇下跌是预期与现实不符所致。回顾今年以来, 甲醇走弱的三大主导因素是:高进口、高供应、高库存。据相关统计, 目前华东、华南港口库存总量高达117万吨, 其中华东地区总量102万吨, 华南地区总量15万吨, 处于最高水平。 5年同期水平, 港口进口有望维持在高位。钟美艳表示, 整体来看,

供给端整体处于过剩状态。港口库存仍维持在高位, 近期持续积压, 库存压力加大。受甲醇港口库存持续增加影响, 甲醇期货价格震荡下行。 8月21日, MA2001合约以2190元/吨开盘, 最高2194元/吨, 最低2122元/吨。截至收盘, 报2135元/吨, 跌幅2.95%。此外, 随着短线设备的重启以及大部分下游工厂补充库存的结束, 近期下游的拿货积极性不高, 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疲软下滑。甲醇库存持续高位 据卓创资讯数据, 截至8月15日, 华东、华南港口库存累计达到逾110万吨的历史高位, 为2018年同期最高水平。五年内, 港口进口有望保持高位。业内人士表示, 市场不好是因为因素依然存在, 目前港口库存仍处于高位, 短期内难以消化, 对市场明显利空。 8月前十天, 国内甲醇市场整体走强。随着咸阳化工、卫华、甘肃华亭等西北主要产区厂家停产消息的发布, 业内持积极态度。此外, 山西、山东等内地其他市场甲醇装置检修或短期停产较为集中, 供给端形成一定的利好支撑, 内地甲醇期货、现货价格均有上涨。一个接一个地升起。此外, 7月底, 安徽众安联合MTO投产后, 甲醇外产、鲁西烯烃装置、宁夏宝丰烯烃装置有望投产, 同时发布的消息还有:神华榆林和江苏塞尔邦烯烃装置在月内恢复, 提振市场情绪。需求面有正面支撑, 市场基本面好转继续支撑国内甲醇价格上行。但8月15日之后, 随着前期部分停车设备的重启, 加之下游整体收货转弱等因素, 环渤海、淮海部分企业未能顺利发货, 期货价格出现回调。 8月21日, 山东金煤明水甲醇报2210元/吨, 60万吨/年甲醇装置重启。目前的负载正在增加, 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进入8月下半月后, 港口现货价格一直弱势运行, 在基准价锚定港口的情况下, 期货价格的重心也一直在下移, 进口价格一直创历史新低, 原因是今年对外甲醇进口来自伊朗等中东地区, 该地区货源持续供应,

月均进口量超过80万吨, 预计将明显高于去年, 这也导致港口高库存的压力有所延迟。没有缓解。钟美妍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此外, 钟美艳指出, 从国内供应来看, 煤炭一方面用于发电, 另一方面用于转换产品。
       煤化工产品供应规模依然较大。因此, 国内甲醇供应也处于过剩状态。但需求产能有限, 港口及内地多套外部甲醇制烯烃装置建设并不如预期顺利, 导致需求支撑持续转移。这造成了供需时间。
       不过, 长期从事甲醇贸易的王先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目前库存居高不下也是因为在准备09年期货交割的情况下, 大部分进口商和国外企业提前设置港口占领坦克。早在7-8月, 进口商及部分下游工厂大多提前订购储罐(9-10月, 沿海库区储罐容量), 到反洋无处放货的尴尬局面市场,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近几个月(9、10月到货)进口货物销售不佳, 不得不被动降价以刺激成交。 7月初 截止上周, 中国CFR价格继续触底反弹是合理的, 跌势难止。下游建设受限于淡季需求。 “从需求端看, 传统下游甲醛建设持续低迷, 一方面是河北、山东环保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订单少(板材用甲醛, 但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板材出口), 新兴烯烃下游运行相对平稳但新增MTO装置开工日期持续延后, 市场预期逐渐减弱。安信期货高级分析师庞春燕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庞春燕进一步指出,

在需求淡季背景下, 传统下游建设受限, 特别是在环保压力下, 甲醛等相关行业建设相对低迷, 需求端难以形成市场。大力支持。
       此外, 短期内中国内地供应将恢复, 下游需求将受到环保限产的影响。全国甲醇供需仍将疲软。
       国庆前, 国内甲醇成本支撑将再次考验。中期来看, 国庆后传统下游甲醛订单的抢购和MTO新装置的开工将大大增加甲醇需求。届时, 甲醇供需基本面将逐步好转, 价格有望回升。近期, 随着江苏地区国内和进口货物陆续到货, 常州、太仓等地库存活跃。但江苏部分库区船舶拥堵较为明显, 实际卸货发货速度很慢。王总表示, 总的来说, 8月上旬和中旬属于甲醇进口货集中到货期, 尤其是月中旬。由于罐体容量紧张, 近期进口货物卸船速度不畅, 部分进口货物被动分流至港口非主要库区卸入罐区。钟美艳表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预计后期甲醇港口库存将继续上涨。
       此外, 从今年期货合约的价差结构来看, 主力移仓换月时, 分别为1909升水至1905升水和2001升水至1909升水, 这意味着市场预期远月供需将继续缓和, 因此市场为远期合约提供更好的预期。但现实情况是, 供给矛盾并未缓和。核心因素是港口库存去库存速度过慢。目前库存仍在积压, 暗示市场预期不佳, 2001合约较现港口现货难以维持大幅溢价, 价格需有一波修整。从修复程度来看, 目前现货状态仍处于底部阶段, 不宜过短甲醇合约。当到期接近水平时, 空头可以逐渐离场。编辑:刘春艳 主编:陈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