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行业协会发布前三季度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 前三季度我国煤炭产量稳步增长。重点企业煤炭产销向好, 增产保供成效逐步显现。数据显示, 1-9月, 规模以上企业原煤累计产量29.3亿吨, 同比增长3.7%; 10月以来,

煤炭生产供应增长进一步加快。 10月1日至13日, 重点煤炭企业日均煤炭产量693万吨, 比9月日均增长4.5%。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表示, 今冬明春, 煤炭需求仍以发电、取暖用煤为主, 煤炭企业将加快煤炭增产保供工作。据了解, 目前, 我国大型现代化煤矿产能已占总产能的80%以上, 煤炭供应有望保持增长。
       近期, 国家调控煤价的政策频出, 政府对煤价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市场恐慌情绪强烈, 动力煤、焦煤、焦炭期货跌停。焦炭方面, 受天气、环保、能耗双控等因素影响, 焦化厂开工率保持在65%,

为近五年历史最低水平。此外, 汾阳地区近期要求在11月10日前关停一批4.3米焦炉, 涉及产能310万吨。短期来看, 焦炭供应紧张加剧, 但下游钢厂也因环保、限电等因素限产。在正常水平, 焦炭采购积极性不高, 这也是钢厂不接受焦炭企业200元/吨上调的重要原因。焦炭期货远月受国家调控煤价的影响, 预计将走弱, 但近月合约可能因煤价调控和双重供应收缩等影响而进入大幅波动。能源消耗控制和环保生产限制。引号。 “近期, 在增产保供政策压力下, 煤矿普遍维持满负荷生产, 下游补库需求向好。全国110家洗煤厂抽样开工率为71.93% , 较前值增长1.50%, 创两个半月新高, 平均产量59.6万吨, 增加6600吨, 原煤库存减少7.99万吨至178.33万吨为近三年来的最低水平。但各地保障动力煤供应的任务依然较为繁重, 焦煤跨境煤种流动依然减少。显然, 下游焦炭企业开始补充库存, 精煤库存减少3.28万吨至152.67万吨。”山西煤炭贸易商王先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动力煤期货价格方面, 宏业期货发布研报显示, 从原产地看, 陕蒙两坑煤价明显下调, 保供政策下供应增加。结果价格大幅回落, 贸易商出货意愿增强, 主要是长期合作保障货源, 市场成交少;从市场来看, 主力合约在前一交易日跌停后, 夜里继续收盘跌停, 恐慌情绪蔓延下挫。趋势不减, 当前波动较大, 持仓风险较高。
       进一步审议煤价干预措施国家发改委10月27日上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煤价干预的具体措施, 重点研究了煤价干预的相关措施, 包括干预范围、干预方法、价格水平、实施时间, 以及保障措施等具体问题。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煤炭供应和价格的系列决策部署, 按照煤电油气运输部际协调机制统一部署安全方面, 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成立了4个联合督查组, 分为四组。赴山西、陕蒙等煤炭主产区和秦皇岛港等北方主要煤炭港口开展煤炭现货市场价格专项检查。
       检查组将深入煤矿、交易市场、船站、储煤场、码头、煤炭贸易公司、用煤单位, 对煤炭现货市场价格进行实地调查, 督促相关市场主体依法合规经营, 促进煤炭现货市场稳定。健康成长。坚持“零容忍”态度, 对未严格落实保供稳价要求的地区和企业进行约谈, 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哄抬物价, 串通价格, 推动煤炭现货市场涨价。加快回归合理区间, 有效维护市场秩序。督查组还将对煤炭主产区和企业增产保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违法储煤场清理、群众保障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一个暖冬,

敦促有关各方切实提高政治站位, 树立大局意识,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依法合规释放产能, 全力以赴增产, 严格执行煤炭中长期合同, 加强产运需衔接, 保障煤炭稳定供应, 保障群众冬暖夏凉。与此同时, 10月27日, 国家发改委物价司连续召开会议, 邀请经济法学专家以及部分煤炭电力行业协会和企业研究如何界定判断标准。为煤炭企业哄抬物价, 谋取暴利。 .会议听取了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对近年来煤炭生产经营情况的汇报, 重点讨论了促进煤炭行业与下游电力协调可持续发展应保持的合理价格区间和利润率水平。行业。 , 获取巨额利润的具体标准和方法。此外, 国家发改委还将根据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进一步研究完善价格干预措施。很显然, 高层的价格干预措施并没有完全落实, 这也意味着目前山西、陕蒙三矿坑限价1200元/吨并不是政策干预手段的终结, 可能还有未来有进一步的价格干预政策。
       市场人士透露, 动力煤坑价格将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制定标杆价格, 每吨含税440元, 最高涨幅20%, 即528元。煤炭生产企业可在允许浮动范围内以基准价格为基础确定具体坑口价格。如果上述消息属实, 那么坑煤价格将从目前的1200元/吨跌至528元/吨, 这也意味着坑煤价格将在限价前下跌1500元/吨。 .不过, 目前政策层面还没有明确的调控方案, 具体限价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主编:颜辉主编:夏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