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新材(002201.SZ)在京报道有多火? 9月4日, 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 有投资者向一家主营业务与九鼎新材相近的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提问:“贵公司股价连续多年下跌, 愿公司考虑把公司考虑进去?将股票名称改为‘XX新材’以提振股价如何?请参考九鼎新材大涨行情。”诚然,

这个问题颇具讽刺意味, 但九鼎新材近期的股价表现确实能让其他投资者羡慕不已。 7月18日至9月10日, 九鼎新材创下连续七个交易日最长涨停, 最大涨幅超过380%。 2019年初至9月10日, 九鼎新材股价全年涨幅达296%, 位居A股上市公司第7位。九鼎新材的妖股表现也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
        8月23日晚间, 深交所发布监管动态称, 重点监测盘中异常波动的九鼎新材,

及时采取监管措施。 《华夏时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九鼎新材证券部时,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除现有公告外, 公司无其他应披露但未披露的事项。财经专栏作家周克静在9月10日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目前炒作九鼎新材的大资金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随时都有可能出局。他认为, 投资风险已经凸显, 九鼎新材进入“博傻”阶段。原实际控制人两年盈利7亿, 就像上面被问到的董事会秘书一样, 回答问题::“你们股票没有加上‘新材料’二字让市场重新认知, 其股价上涨的原因众所周知!”原因确实“众所周知”, 王文银的入局让九鼎新材的股价一路飙升。另一组数据也可以看出九鼎新材的火爆程度。九鼎新材通过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表示, 截至2019年7月19日, 公司股东人数为15, 961人;截至8月30日, 股东人数为59, 166人。
       也就是说, 10个交易日内, 九鼎新材的股东数量猛增了2.7倍。而在这场股价盛宴中, 九鼎新材原控人顾清波可能是利润最多的人。 1971年, 顾清波受命接管一家濒临破产的麻纺厂资产, 创办了九鼎集团的前身如皋市玻璃纤维厂。 2009年, 九鼎集团全资子公司九鼎新材成功登陆深交所, 是当时江苏省如皋市第一家上市公司。顾清波是九鼎集团和九鼎新材的实际控制人。
        2017年底前, 顾清波直接持有九鼎集团52.62%的股份和九鼎新材3.98%的股份。 2017年12月, “青铜王”王文银旗下的西安正威首次出现在九鼎新材的股东名单中。当时, 九鼎集团分别与西安正伟、顾清波签订了协议。后两者拟分别以每股10元的价格收购九鼎集团持有的九鼎新材10.23%的股权, 交易对价为3.4亿元。一个月后, 九鼎集团再次将5200万股九鼎新材同价转让给顾清波。由此, 以8.6亿元的总价, 顾清波直接持股九鼎新材将达到29.85%。同时作为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顾清波为何要在两股之间转, 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九鼎新材在回复询价函时表示, 这是因为自1998年九鼎集团重组以来, 已过去近20年, 除顾清波外, 大部分自然人股东已退休或离职, 相当一部分股东已离职。愿意退出的同时, 顾清波对上市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充满信心。此后两年, 顾清波和王文银对九鼎新材的持股比例均未发生变化。至2019年6月中旬, 顾清波通过大宗交易两次减持九鼎新材, 共计减持2%的股份。
       随后在7、8月份, 王文银入股九鼎新材的消息传来。相关股权转让协议显示, 顾清波拟将部分股权转让给西安正威, 转让总价为11.53亿元。交易完成后, 顾清波在九鼎新材的直接持股比例将降至8.29%。仅通过几次换股, 顾清波就变现了, 获利3.3亿元。截至9月10日收盘, 九鼎新材收盘价为25.07元/股。以此推算,

顾清波直接持有的九鼎新材市值为6.91亿元。如果扣除顾清波直接持股凭借初始3.98%的股权, 自2017年底以来, 顾清波通过九鼎新材入股累计实现利润6.89亿元。此外, 值得注意的是, 在2019年8月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中, 王文银需要在4个月内, 即年底前向顾清波支付第一批股权转让款4.55亿元。 . 2019年底, 九鼎集团此前两次向顾清波转让九鼎新材股份时, 最终支付期限为4.3亿元(交易总价为8.6亿元, 其中一半已于2018年底支付完毕) )。九鼎为什么要起诉顾清波?九鼎新材虽然已经上市, 但在进入资本市场的十多年里, 净利润从未超过3000万元, 2017年首次亏损。一位券商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九鼎新材多年没有被机构调查, 也只是一个空壳。也就是2017年底, 顾清波开始进行股权转让和布局。但其中, 如果顾清波在2019年底之前的股权转让款到期时, 已经决定将公司控制权移交给王文银,

那为什么要在2019年6月减持九鼎新材2%的股份呢?令人费解。根据九鼎新材2019年半年度报告, 有两只新基金进入公司前十名股东名单, 分别是绍兴瑞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瑞源进步一号和瑞源稳健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股份数量与顾清波两次减持的数量一致。在这方面, 结合九鼎新材, 未来将一飞冲天有媒体质疑, 是否存在上市公司知情人在私募初期向基金送福利的现象。不过, 前述券商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通过现有信息无法证实这一猜测。从券商的角度来看, 所有交易在被查处之前都是在合规状态下进行的。九鼎新材在回复深交所关于控制权变更的问询函中也提到。经核实, 顾清波的两次大宗交易减持发生在本次股权转让筹划之前, 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的决定。因此, 在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的情况下, 不存在顾清波卖出股票的行为。此外, 据裁判文书网披露的民事裁定书, 九鼎集团于2019年5月8日将顾清波诉至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 诉讼理由为股权转让纠纷, 法院立案。但九鼎集团在法院送达诉讼费用缴纳通知后申请延期缴纳, 但经批准后仍未预缴, 并于8月7日提交撤诉申请。扎根九鼎集团近50年的顾清波,

为何在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前夕被自家公司起诉股权纠纷? 《华夏时报》记者就此致电九鼎集团, 电话一直未接通。河南千业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华新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按照目前的立案登记制度, 法院立案显示, 原告九鼎集团的基本起诉材料已经完成。但因后续撤诉, 这些起诉材料无法提交相关利益相关方或司法机关提出特殊要求。法庭调查。未来股价将何去何从 与一直在资本市场露面的顾清波相比, 王文银和他控制的正威集团要隐秘得多。除了知名的世界500强地位和铜矿储量,

正威集团的业务还包括金属新材料、手机全产业链、汉玉、红木和园林。此前, 有媒体质疑正威集团通过世界500强声誉和地方政府引进项目的心理。通过签订大项目、圈地建厂、抵押资产打通融资渠道。但正威集团并未对此作出回应。据九鼎新材近日发布的详细股权报告显示, 截至2018年底, 深圳正威总资产655.4亿元, 总负债257.7亿元; 2018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86.1亿元, 净利润38.1亿元。此外, 深圳正威近三年合并损益表显示, 2016年至2018年每年都有巨额投资收益或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这两项价值之和占当年净利润的39%, 63% 和 69%。股权报告还称, 在转让方对上市公司现有玻璃纤维及相关业务作出其他安排之前, 上市公司现有玻璃纤维及相关业务的管理仍由顾清波组织运营, 由顾清波负责以补偿所造成的损失。截至本报告签署日, 西安正威未来12个月内不存在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进行变更或重大调整的计划。周克静认为, 在易主的第一阶段, 预期炒作之后, 九鼎新材将面临第二个重估阶段, 即新的大股东能够在主营业务和经营业绩方面给九鼎新材带来哪些变化。现在, 一个近3倍的股价泡沫已经形成, 后市有涨有跌。整个市场都在等待“青铜王”给出的答案。编辑:颜辉主编:陈峰